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其实皇帝与臣子的谈话,也是要讲求场合和契机的。
以情以景,才能进入更深层次的交谈。
而洛阳武库的东仓之内,供台上摆着的三件宝物,以及仓内密密麻麻的货架上的各式兵器,足够渲染出这种严肃凝重的氛围来。
臣子能和皇帝谈什么?无非谈具体的国事、谈具体的人事,能有几个臣子能愿意与皇帝谈这种名、实的问题?
打个比方,在公司上班的员工,能有几个人愿意主动找到董事长,指出公司现在的发展存在战略问题的?
大部分人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董昭提到名、实,谈到王莽头,谈到以魏代汉的法理,这种最深一层的政治话题,乃是皇帝极少会从臣子们这里听到的。
起码对于曹睿来说,董昭是第一个。
董昭此人确为魏国谋主,全盘策划了曹操进位魏公、建立魏公国,后来又升为魏王和魏王国的全过程。
董昭当时是如此劝说曹操的:“自古以来,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
有今日之功,未有久处人臣之势者也。”
大意就是说,自古以来,就没有如你曹操功劳这般大、却又安居于臣子位的人臣。
曹老板你要么自立,要么等着被害死,就这两条路,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
也只有董昭一个人这样劝说曹操,董昭的决断谋略可见一斑。
但曹睿此时也充满了警惕,就是那种不知道董昭会说什么、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和思考的警惕感。
若是董昭能说出些什么有用的,定要奖赏于他和他的子孙。
若是只是些大言不惭的噱头,那么就让董昭一直在卫尉的位子上养老吧。
曹睿看向董昭:“董公说朕无需求名、只需求实,这是何意?这名和实都指的是什么呢?”
董昭闻言拱手问道:“陛下可知,武帝执政之时,何为名、何为实?”
曹睿沉默了片刻说道:“汉丞相官职为名、霸府君臣为实。”
董昭微微摇头:“陛下说的极对,但又不完全对。”
曹睿确实有些疑惑,曹操的名,难道不是毛玠提出的‘奉天子以令不臣’吗?
董昭见皇帝皱眉,继续说了起来:“武帝执政前期和武帝执政后期,这可是天差地别。”
“武帝为汉司空、汉丞相之时,确实借着汉朝的名义统御四方,招揽士族能臣作为汉官,荀彧之为尚书令,就是这般道理。
这,就是武帝当时之名。”
“诸夏侯曹所掌的军队,听命于武帝一人,这就是武帝当时之实。”
曹睿点了点头,显然这是曹操未加九锡、当魏公之前的状态。
董昭继续说道:“当武帝称公、建立魏国之后,魏国与汉朝就对立起来。
武帝之前所掌握的汉朝之名,与此时的魏国之名开始水火不容。
魏国,而非丞相之职位,才是武帝之名。”
“而此时武帝掌握的实,虽名为霸府众臣,实际上霸府只是武帝用来掌军之机构。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