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其余媒体则多是墙头草,捡这两方的边角料做文章,立场飘忽不定。
紧接着,他的第三篇评论文章《被仰望的和被遗忘的——“八零后”
作家的精神死角》同样被刊发了,但这次不是在《南国都市报》上,而是在《南国周末》。
《南国周末》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张潮的文章一经刊发,立刻把这场论战推向了更高的高度。
而参与这场论战的媒体,不仅在过年这个销售相对疲软的时期,收获了巨大的流量,编辑部被各种读者来信“爆仓”
的盛况再次出现。
这种盛况,在80-90年代的文学刊物鼎盛期经常出现,而9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很少见了。
《南国周末》特地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张潮,编辑部已经把收到的寄给他的读者信,用邮政包裹寄到了他的学校。
忙得不可开交的张潮,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现在这种局面,其实还真是他想要的,只是来的早了点。
他深知,一个公众人物,在舆论上是不能只有好评,没有差评的。
单一导向的评价,要么会因为缺乏争议点,迅速被公众遗忘;要么会因为一些小问题,被公众反噬。
何况他自己本身是颗有缝的鸡蛋,一模分数又不是什么秘密,只要有心就能查到。
这种情况下,当然要提前做好预案——所以当时李烈的问题虽然突然,他却并非全无准备。
而这次选择针对整个“八零后”
作家群而不是韩涵个人开喷,也是他精心设计过的。
针对韩涵,就成了私人恩怨,喷得再猛烈,效果也有限。
针对“八零后”
作家群,不仅是因为自己这个“八零后”
的身份够有噱头,而且让自己与其他年轻作家相比更有区分度。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有足够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支撑。
张潮原本计划是等《少年如你》基本完成以后,再来掀起论战。
但那位“神秘同学”
的意外入局,让他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不过这样也有好处。
一方面过年这段时间,确实没有什么新闻热点可以和他抢热度。
另一方面,韩涵与这位“神秘同学”
产生的叠加效应,效果好的惊人,竟然能让除了几份政治性大报以外的大部分纸媒,都下场参与。
换一个时间段,恐怕做不到。
唯一的痛苦,就是码字从随心所欲,变成了硬性作业。
又是小说,又是评论,张潮过了一个绝对难忘的春节。
但就在高三开学前,张潮还接到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叫陆金波的出版商通过东方兴,把电话打到了张潮家里。
他想要出版《少年如你》。
即使现在这本书没写完,他也可以提前和张潮签订出版合同,甚至支付部分版税。
这个出版商只要了解过新世纪中国青春文学历史的人都不会陌生,陆金波是他的本名,但他还有一个更加有名的网络ID,叫做:
李寻欢。
中国第一代网络作家。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