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佛陀逝世后,佛教僧侣意见分歧严重。
阿育王时,佛教通过三次集会,会诵经典,统一经、律、论,消弭分歧。
但是佛教的分裂在所难免。
佛陀去世后第一个百年,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
佛灭后第二个百年,约前3世纪,两部又发生分化,上座部内部分裂出犊子部和化地部,大众部也分为鸡胤部和说假部。
阿育王死后,化地部分化出说一切有部,这是传入中国内地论著最多、影响最大的派别。
大众部的鸡胤部又分出多闻部。
到公元一世纪,形成了所谓“大乘”
“小乘”
两大佛教体系。
阿育王为宣传德政,鼓励佛教外传。
在传播过程中,佛教形成两条路线:
一条以斯里兰卡为基地向东南亚传播,称南传佛教。
一条以克什米尔、白沙瓦为中心,向大月氏、康居、大夏和我国于阗、龟兹传播,称北传佛教。
自阿姆河到印度河,大月氏人在这里建立了贵霜王朝,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大月氏使臣口授浮屠经给西汉末年的博士弟子,内容不详。
第一批进入中国内地的译经者是月氏人支娄迦谶和安息人安世高,他们在汉桓帝时进入洛阳。
于阗、龟兹、疏勒都是佛教盛行的地区。
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中郎将蔡愔等出使西域,永平十年(67年)在大月氏遇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获得的佛经经卷,用白马驼入洛阳,明帝为其修建白马寺,这个事件被公认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
魏晋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迅速传播。
三国时期著名的僧人有昙柯迦罗、昙帝、康僧铠、支谦、康僧会。
西晋时期玄学盛行,佛教宣扬的论“有”
道“空”
,与玄学遥相呼应,佛教得到长足发展。
东晋十六国时期,佛教更盛。
北方影响最大的僧人是佛图澄、道安、鸠摩罗什。
东晋帝王贵族崇佛,名士大多奉佛。
据《辩正论》载,东晋有佛寺1768所,僧尼24000人,在社会上形成一个僧侣阶层,影响巨大。
南北朝时期佛教持续高涨,南朝到梁时,有寺院2846所,僧尼82700人,出现了慧观、慧盐等一大批学僧。
随着佛教的盛行,西去取经求法和观瞻圣迹的僧人不断。
法显是其中杰出代表。
晋隆安三年(399),法显四人自长安出发,经敦煌渡流沙,逾葱岭,抵北天竺,游历中天竺,南下摩揭陀,乘船到狮子国(斯里兰卡),搭商船归国,于413年达建康,前后15年,经历29国。
隋结束南北分裂,重新实现统一。
但战争遗留下来的矛盾和新出现的问题很多,隋统治者提倡佛教以巩固统治。
各类师说发展成大型宗派是隋代佛教的一个特征。
创立于隋代的佛教宗派主要是天台宗、三论宗、三阶教。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伏兵长安太极宫北面玄武门,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及其诸子,唐高祖李渊被迫传皇位于世民。
次年改元贞观。
世民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李世民登基做皇帝,年二十九。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