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两国主将各自到位,长平之战的最后阶段拉开了序幕。
秦军开出了山谷,在丹水西岸安营扎寨,做出一副要和赵军拼命的架势。
紧接着,王龁率领大股秦军,朝着丹水北面河谷行去。
丹水北面河谷是一个标准的口袋型,谷口狭小,三面环山。
其南面是崇山峻岭,其北面是百里石长城,其西面是高高的韩王山(这时韩王山还未命名),越过韩王山就是赵军驻扎的营地。
翻越南面崇山峻岭后,是秦军已经打下的地盘;北面百里石长城之后的隘口,是翻越太行山,前往赵国腹地的旱路之一,原本廉颇在此设了关卡;西面韩王山上原本也有赵军的堡垒。
赵括接替廉颇成为赵军主将之后,为了和秦军决战,将分开防守的赵军都撤了回来,按照他的理解进行操练。
廉颇留下的中下层将领也被他悉数撤换。
百里石长城和韩王山上赵军的阵地都被废弃。
赵括熟读兵书,自然知道为将者练兵是第一步。
现在这些将领士卒都还是廉颇的兵,不是他的兵。
他要对军队指挥自如,就首先要操练这些将士兵卒,让他们习惯听从自己的指挥风格。
阵前换将是大忌,阵前大规模更改军队人事变动也是大忌,会极大的影响士气。
但赵王和赵括此时非常合拍,都认为自己举动非常正确。
后世记载,秦军前后投入战场六十余万,赵军前后投入战场四十余万。
按照古代吹牛传统,这个数字就算是真的,也加入了保障后勤的民众的人数。
秦军长线作战,实际兵卒人数按照最苛刻的后勤配比,最多也只有三十万左右;而赵国补给线很短,又依托上党民众运输后勤,兵卒人数大约也是二十多万接近三十万。
廉颇依托坚固的堡垒一边打一边退,退到丹水东岸避战不出后秦军猛攻多次,秦军已经损失较为惨重。
谁都知道,一个占据了有利地形的坚固堡垒能以一敌众。
秦军正是因为伤亡惨重又不得寸进,才必须换掉廉颇。
根据后世推测,秦军接近二十万的伤亡,至少有一半都死在了强攻廉颇的堡垒中。
赵括粗略估计了双方现在兵力,推测秦军精锐士兵人数可能已经比赵军略少。
他刚带了一批人上战场,而秦军的精锐士兵身上肯定都带着伤,所以战力上也是己方更强。
上党郡守主动献城,赵国才是正义的一方,民心在我;
两军人数相当,我有一半士卒刚上战场,而秦军已经疲战久矣,我军以逸待劳,战力占优;
赵国粮草充足,而秦国不仅补给线过长,还已经打了三年战争,肯定粮草已经不足,所以后勤优势也在我军一方。
赵括推断,在己方有大优势的前提下,秦国拖不下去又无法强攻,肯定会想办法绕开坚固防线,从侧面迂回攻打赵国阵地。
当赵括完成军队重新整编之时,探子来报,秦军主将王龁率领大批秦军北上。
赵括摊开地图,心中十分激动。
他刚猜测久攻不下士气低落的秦军会孤注一掷,从侧面迂回攻打赵军营地,秦军果然如此做了!
赵括的副将却不太同意主将的推断。
他指着河谷地图道:“秦军进入丹水北方河谷,就如同进入了一个口袋中。
虽然他们可以从百里石堡垒绕行我军阵地背后,但他们行军途中遭遇了袭击,很容易被我军堵在口袋里出不来。
王龁乃是宿将,怎么会犯如此错误?”
赵括一拍桌面,恼怒道:“他不是犯错误,他是瞧不起我!”
副将哑然。
赵括激动道:“如果赵军主将还是廉颇上卿,他断不敢孤军深入!
他定是以为我第一次领军,只敢死守,不敢出阵与他对战!”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