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class="tentadv">
邹元标是东林党元老,这个人性格刚直,不畏权贵,既然由刘一燝推荐,那说明他们对此事也早有打算。
选用邹元标不是不可以,但东林党人素与熊廷弼不合,万一邹元标与熊廷弼不对付,相互掣肘,这样对辽东战事不利,那就不好了,历史上就是如此。
但蓟辽总督又不能不设置,他想了下,不如专设辽东总督,由熊廷弼担任。
就让邹元标总督京畿,负责屯田与清理军屯一事,这样就不会相互干涉了。
京畿屯田的事有了计较。
下面就是海运的事了,海运的是其实比较难办,不是派一两个人就可以解决的。
原本朱由校计划是在天津卫与登莱等兴建水师,从海上运粮到辽东,以减少损耗,同时还可以登莱等地接济辽南。
这一计划其实朝廷早有筹划。
现实的情况是现在天津卫特别是登莱等地,由于多年海禁,现在无人以及船可用。
嘉靖时期,为了防止倭寇,在登辽间开始执行严格的海禁政策,官方采取坚壁清野措施,将山东登莱各岛全部招抚荡平,严格限制民间渔船数量,其余船只全部劈毁。
商贩船通行禁止,寸板不许下海,严督沿海官军往来巡哨。
直到万历四十六年,萨尔浒战败后,建虏攻陷抚顺,而辽东仓储粮草已经不足二十万石。
户科给事中官应震(楚党领袖)对辽东军饷情况表示担忧,上书建议从一水之隔的青州、登州、莱州三府向辽东转运粮饷。
当时内阁方从哲也很快得到批准这一题本。
但由于长期以来停罢海运,登莱一带的人已是“人不习海久矣”
,登辽海道封闭时间太久,原有官方运输体系破坏殆尽,各地商人畏惧战乱。
“视辽如刀山剑林,视浮海渡辽如扬汤燖毛。”
把去渡海辽东当做上刀山,热水拔毛一般,都不愿前往辽东运粮。
导致重开海运之后,一时间竟出现了这样的情形:
“海运初兴,船无一只,水手无一人。
渐至深秋,海洋难渡,因出示招募,不论官吏军民,凡能雇觅海船者,即差官押银与彼同往。”
哪怕出重金悬赏,也是没船没人。
自重开登辽海道到现在将近两年,海运人船才紧缺的情况才好转了一点,现在仍然不够。
所以内阁建议可以在登莱设巡抚,总管登莱水师建设、海运以及接济辽南等事。
这个朱由校自无不可,历史上明年朝廷也设置了登莱巡抚。
关于人选,内阁推举的便是太常寺少卿官应震。
看到这里也明白,这应该是东林与齐楚浙党之间的利益交换,蓟辽总督、莱登巡抚各一个。
他思考片刻,官应震这人还行,神宗对他青睐有加,认为他“此人敢尽言,任怨。”
又首次提出登莱海运一事,可见是有能力的。
现在齐楚浙党一体,登莱在山东,让官应震担任登莱巡抚,可以借力于齐党在山东的关系网。
同时莱登巡抚负责海运与接济辽南,熊廷弼是楚党之人,官应震也不会与熊廷弼相互掣肘。
求收藏,求推荐,求评论!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