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姜浩风刚到山洞口,忽然停了下来,再度转头,看向女娲娘娘,方才还忘了一件事。
“还有何事?”
不等姜浩风开口,看到姜浩风回头的女娲直接开口询问道。
“回禀娘娘,我人族陈塘关主将李靖一年前孕有一子,如今已过一年也未曾降生,我观其好像和娘娘有些关系,不知可否需要我族照看一番。”
听着女娲娘娘的问话,姜浩风当即拱手回话。
现如今帝辛已经登基七年,两年之后,便是哪吒降生的时候。
哪吒本是娲皇宫灵珠子得道,后被阐教太乙真人收归门下,乃是阐教三代弟子当中的翘楚,是西岐姜子牙麾下的得力大将,在原本时空当中,在武王伐纣的时候立下了赫赫战功,最终肉身成圣,受封三坛海会大神,成为天庭赫赫有名的正神。
随着封神结束,洪荒进入神道大世,哪吒也成为了天庭最主要的战将。
不过哪吒本身却是出身人族,李靖也是商朝臣子,若是帝辛真实昏庸那也就罢了,帝辛不昏庸,那这哪吒,应当也是人族的一份子罢了。
别看哪吒乃是灵珠子得道,但这一世是李靖和商朝王室殷夫人的儿子,正统的人族。
既是人族,那自然应该归于人族。
况且,哪吒的性格,也深受姜浩风喜爱。
割肉还父,剔骨还母,纵观历史,也就这么一位。
父母恩亲大过天,这个所有人的共识,但有些父母,确实做的不合适,诸如传说当中的李所作所为,确实称不得一声人父。
李靖两次出手斩杀哪吒,数次训斥,纵然哪吒却有所不对,但李靖不教而诛,所作所为,着实太过。
当然,姜浩风看中哪吒不是因为这个,天下如李靖一般的父亲太多太多了,试问天下有多少人父想要自己的子嗣按照自己的想法走,李靖不过是这里面较为固执的一个罢了,算不得惊奇。
真正震惊三界,让这一对父子的故事流传无数年的,是哪吒的作为。
不公的父母多了,敢于反抗的这般激烈,提出割肉还父,剔骨还母的,只有哪吒。
如此行为,姜浩风也很是敬佩,若是可以,姜浩风甚至想收哪吒为弟子,悉心教导。
如今既然到了娲皇宫,姜浩风也想顺带问一问哪吒的事情,看一看哪吒背后的因果。
女娲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姜浩风,似乎是好奇姜浩风为什么会提起灵珠子的转世之身,毕竟灵珠子轮回之前也不过区区大罗金仙,未成准圣。
放在三界当中,确实是一方大能,但在眼前的浩风眼中,着实算不得什么。
“那是吾坐下灵珠子,本身是一颗灵珠,乃是昔年元始天尊所赠,放在道场当中以作装饰,后来许是沾染了吾的造化道韵,自身化形而出,是为灵珠子。”
“留在吾坐下做个童子,修行日久,也有了几分道行,聚拢胸中五气,顶上三,距离混元大道只差一步。”
“数日前,吾受元始天尊邀请,去昆仑山玉虚宫论道,灵珠子顽劣,冲撞了圣人。”
“吾心有不喜,便让其轮回去了,断了其和娲皇天的因果,元始天尊曾言会将将其收入阐教,管束一二。”
听着女娲娘娘的话,姜浩风算是明白了哪吒的跟脚,不由得苦笑一声。
当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哪吒,心地确实不坏,但顽劣也是真顽劣。
和玉虚宫中冲撞了圣人相比,打死巡海夜叉,抽了东海三太子的龙筋做腰带,打了东海龙王,射死了石矶娘娘的童子这些事情还真算不上什么。
只能是不愧是哪吒的前世,还是这个性格。
不过姜浩风也不意外,哪吒的表现,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未曾有好的引导。
哪吒不是先天神灵,做不到生而知之,之后降生在娲皇宫,恐怕也没有人真正悉心教导他,女娲是圣人,坐下的诸多侍女,也都是时间赫赫有名的大神通者,怕是自身闭关还来不及,更别说教导了。
封神后期的哪吒,还有西游时期的哪吒,便是最好的例子。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多谢娘娘解惑。”
姜浩风再度拱手道,两位圣人私下有过约定了,倒是不好直接将哪吒收归门下,不过也影响不大。
哪吒本身就是人族之人,不用师门,天生就和人族站在一边。
只不过原本时空当中,李靖的种种行为,彻底将哪吒推到了师门一方,有自己在,将哪吒留在人族不算难事。
“嗯。”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