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虽然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对三晋发动了多次战争,让秦国看上去成为了三晋的仇敌。
其实从三家分晋时起,三晋最大的敌人都是彼此。
魏、韩、赵都想继承晋国全部“遗产”
,自立国时起就彼此征战不休。
但他们又出身自同一国的贵族,彼此已经联姻很多代。
所以他们在彼此征伐的时候又彼此留有余地,本可以吞并对方又因为各种原因退兵。
这种拉拉扯扯,很多士人认为三国国君对敌人留有余地,很有贵族风范。
但对于三晋交汇之地的民众而言,就是巨大的灾难和痛苦,就像是不断拉锯的刀刃中的肉。
长平是几条河流交汇之处,在山谷间有大量冲积平原。
众所周知,冲积平原都能产生繁盛的经济。
后世这些地方也是重要的产粮地。
因为战乱,这里几乎成了一片荒野。
当长平之战结束之后,因为秦国居然放过了几十万的赵兵,让魏国和韩国以为秦国游刃有余,不敢打秦国的主意,默认了秦国对上党高地的控制。
原本历史中,白起杀俘不仅让饱经战乱趋近麻木的赵国民众,第一次生出了对某一国深刻的仇恨,也让他国看到了秦军处于强弩之末。
谁都知道,秦军虽然会杀俘,但以欺骗的方式杀已经投降的兵卒,就只有一个可能,就是秦国不仅养不起这么多青壮力,兵力也无法控制这么多青壮力。
春秋战国战火绵延数百年,天下人口锐减,各国都缺劳动力,秦国更是厚颜无耻经常去三晋之地“偷人”
。
秦国能将多少战俘转化成自己的劳动力,就能看出秦国现在的力量如何。
所以白起杀俘之后,请求立刻进攻邯郸。
他知道不可能灭了赵国,但他攻下赵国邯郸之后,秦国就能与赵国签订合约,更加削弱赵国,补强秦国,也能让其他国家错估秦国的战力,不敢轻举妄动。
长平之战,其实秦国和赵国几乎是两败俱伤。
白起不能让其他国家趁机攻打秦国。
不过白起虽然没能让秦王攻打邯郸,其他国家的国君也没有白起想象中的那么聪明,居然一直怂着不敢出手,让白起很是松了一口气。
如果秦国休养生息,好好经营上党高地,就能将上党高地化为己有,他的担忧就不会实现。
谁知道秦王却突然犯蠢,心血来潮攻打赵国了,并且死咬这场必输的仗。
其他国君再蠢,也会抓住这个机会。
邯郸之战之后,秦国把占了多年的三晋之地全丢了,被人打到了函谷关。
秦昭襄王从一介雄主变成了笑话。
现在秦国大大方方放走赵国战俘,甚至都没有把战俘留下来当开垦的奴隶。
如此反常的姿态,让魏国和韩国都吓得寝食难安。
就是两国国内真正有才华的贤臣,也都请求国君收缩防线。
秦国此次战役没有任何战略和政策上的失误,延续了秦国不可战胜的神话,魏国和赵国都不敢对上党动手,所以长平郡得到了一个安稳的发展环境。
有了安稳的环境,再加上朱襄的“慷慨”
,只一次大丰收,长平就呈现出欣欣向荣,仿佛有成为大城池的迹象。
伯夫介绍长平的时候表情十分自豪,显然已经将长平当做自己第二个家乡。
廉颇逛长平的时候,有不少将领都向廉颇行礼。
廉颇一个都不认识——他不会认识无名小卒。
但从那些人的态度和口音,他就知道这些人恐怕都是曾经赵国的长平守军。
赵国战俘中有许多人留在了长平,在白起的担保下,秦王给了他们信任,让他们成了长平的守军,留在长平继续开垦。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