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3章 白棉花朵朵(第1页)

韩非并没有意识到老秦王这次招贤令的意义,他只是在心里感慨,秦国如此强大,秦王果然很贤明,很注重人才。

他没有意识到,其他贵族也不会意识到。

春秋战国时各国对人才的争夺十分激烈,齐国建造稷下学宫,燕国建造招贤台,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举措。

只是这个举措都是君王一时之举,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制度。

就算是稷下学宫,当荀子这个祭酒被排挤走之后,齐国能够治国的人才都选择了离开。

但秦国不一样。

秦国明面上是建造咸阳学宫,仿佛要打造第二个稷下学宫似的。

但秦国是准备将此次招贤形成一个长期的制度。

不定期的招贤令,和几年一次固定招贤考核,其中意义就完全不一样。

魏晋时司马家族为了谋夺曹魏政权,与世家大族联手,用九品中正制度阻断了寒门的上升途径。

经过了被世家大族把持的混乱的几百年,隋唐宋三代建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扶持寒门与世家大族分庭相抗。

现在的秦国推行定期的招贤令,比后世推行科举制度更容易。

秦国没有可以垄断朝臣的大贵族,上层中有许多卿大夫都是其他国家的客卿,而秦国的军功制度也已经让许多底层士子进入了朝堂。

所以秦国再次扩充“客卿”

队伍,将“客卿”

下放到中低层官吏队伍,朝堂无人会反对。

以六国目前国君的智慧,他们也一定看不出这招贤令背后对六国宗室和大贵族露出的獠牙。

“不知道六国有多少人会发现?”

已经快进入中秋时节,蔺贽还撒开着衣襟,吓得朱襄反复询问他有没有乱吃药。

朱襄道:“应该有。

若是小贵族发现了此事,可能会想方设法入秦;如果是大贵族发现……大概除了他们自己痛苦,不会有其他举措。”

现在秦国的招贤令具体举措还没有公开,第一批士子还未被录取,所以六国只以为秦国招贤的举措和他们没有区别。

等第一批士子被录取,他们就知道区别,肯定就有清醒的人稍稍看到这件事真正的意义。

但他们看到了,也无能为力。

现在秦国还未统一天下,他们的抗议毫无用处。

若等到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再发布这种招贤令,就困难许多了。

蔺贽往嘴里丢了一块肉脯,笑道:“虽然在秦国推行这样的招贤令较为容易,但若不是君上推行,恐怕也不是特别容易。

君上一发话,满朝卿大夫只会闷头做事,一个反对的人都没有。”

朱襄心道,战国大魔王可不是说着玩的。

老秦王不仅在其他六国小儿止啼,在邯郸之战没有发生的秦国,也是如同神灵一般的存在。

如今的老秦王在秦国的威压,就像是已经成为始皇帝的政儿对天下的威压那样。

“我终于可以休息了。”

蔺贽瘫在椅子上,“君上英明是英明,但也太压榨臣子了。

唉,我阅读的文书还是用纸做的,手腕都疼了。”

好不容易得到假期的蔺贽不断抱怨。

朱襄笑着安慰。

蔺贽天性散漫,修习老庄之后更加散漫。

热门小说推荐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千里宦途

千里宦途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