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为了转移愤怒干饭的嬴小政的注意力,朱襄一边带着嬴小政去种地,一边给嬴小政讲述七国对农业的政策,引发嬴小政思考。
白起就像是一个老农一样,扛着锄头走在嬴小政身边,充当护卫。
他刚和朱襄一起锄了草。
虽然很久没有下过地了,手艺也还没生疏。
秦国迁都到咸阳之后,咸阳附近一直是最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
雍州宜黍、稷。
咸阳城附近虽然也种了小麦,仍旧是以黍和稷为主。
小麦需要大量的水,咸阳的灌溉条件不如邯郸附近,所以朱襄手握优良小麦种子,也没有在咸阳城附近推广小麦,而是尽心尽力地帮农人解决种植小米和黄米中遇到的问题。
等抽到了玉米,他才能在较为干旱的地方将小米和黄米替换成玉米,增加农人的收入。
玉米对陕西的重要性很大,陕西农业厅发布的指导文件,几乎有一大半都在说玉米。
关东平原可以种植小麦。
等李冰把都江堰修出来,成都平原就可以种植水稻。
这是朱襄明年的工作。
等李冰入蜀的时候,朱襄准备一同去。
利用手中的水稻种子开发成都平原,不仅能盘活巴蜀,说不定还能让楚国的平民归心,不打仗就能获得一些地盘。
楚国和齐国是七国中最不重视农业生产的国家,两个国家不重视农业生产的原因都是因为太过富庶。
齐国靠海,通过商业能积攒大量财富。
如今的齐国奢靡成风,民间攀比程度堪比后世魏晋时的豪商和世家。
正因为有这样的风气,秦国才能仅仅用重金贿赂,就让一个庞大的齐国在秦国统一战争中静静等死。
楚国处于长江流域,后世已经证明,这是最适合经济发展的区域,亚热带季风气候几乎完全贴合了大部分农作物的需求,极其优越的水热条件,让楚国处于撒一把种子就能等丰收的地步。
“自然条件太优越,楚国‘火耕水耨’就能无饥馑之患。
没有急迫的需求,让楚国便荒废了对农业的管理,所以楚国少有冻死饿死的人,也少有富裕的人。
庶民基本都处于贫困中。”
朱襄道,“吴起曾经想移民到未开发的地方,垦荒扩田,被楚国贵族反对。
吴起死后,楚国就在农业上再无作为了。”
嬴小政不解:“垦荒不仅能让庶民有更多的田,也能让贵族得利。
为何楚国贵族要反对?”
朱襄笑道:“政儿,在楚王眼中的荒地,就真的是荒地吗?”
嬴小政皱眉思索。
他心中浮现出梦境中的自己巡视七国,特别是巡视中原地带的见闻。
“贵族多隐田,以逃避赋税。”
嬴小政板着脸道,“吴起明面上是下令垦荒,其实是清查贵族隐田。”
朱襄揉了揉嬴小政的脑袋:“政儿真聪明,就是朝中官吏,也不一定一眼就能看出其中关窍。”
没有秦王也没有范雎在身边,白起也很随意地开口道:“树干和树枝争夺营养,树枝过分繁盛,就会抢夺树干的养分。
吴起想要剪除一些多余的枝叶,保证树干的成长,怪不得会惨死。
但枝叶争抢了太多养分,树干垮塌,枝叶岂能独存?”
朱襄道:“我曾听闻边境有座小城的城墙因风吹雨淋露出了石砖,许多人偷偷去偷砖。
他们知道城墙垮塌匈奴就会将他们杀死,但他们会想,我只是拿走一块砖,城墙怎么会垮塌呢?”
白起颔首:“和打仗时冲锋一样,兵卒以为自己一个人的退缩,不会导致战争的失败。”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