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6章削减藩王的俸禄,改革先拿自家人开刀
朱标作为监国太子,看到了太多的东西,有很多的事情,如果能够让太子去实行的话,以后这波人情就是太子的。
提高百官的俸禄,那是多大个人情。
以后这些官员们还不得记太子殿下的好?
一旦太子殿下这一次躲过了英年早逝的厄运,那太子殿下当一个开明之君,天下百官风气被涤荡一清,那都可以指日可待。
这都是一系列可以期待的事。
凌汉和蒋瓛在边上听的可是异常的激动。
这可是关乎到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
他们早就觉得这个俸禄实在是太低,要是能够提高一点的话,对于他们的积极性实在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提高。
尤其是凌汉这样的官员更是如此。
原本他就是一个清廉的官员,家里边又没有多少本事,不能够给自己提供多少帮助。
如果没有俸禄的话,实在是过得会很辛苦。
现在听到可以提高自己的俸禄,即便是作为一个五十来岁的小老头,这个时候也依旧对这钱财垂涎得很。
甚至他听到陈寒说的要提高那宝钞的购买力,可以像刚行那样的话,那可就真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要知道从洪武八年到现在的洪武二十三年区区的十五年的时间,大明宝钞就从能兑换一千文铜钱,到了现在只能兑换二百文铜钱,这是一个巨大的落差。
大明宝钞购买力提高的话,即使现在自己的这些俸禄,过得日子也可以,自己做事将会更有积极性,废话,好不容易熬到这么一个地步了,既能够享受到名垂青史的美名,又能获得高额的俸禄,那谁不想好好的工作,谁不想好好的保住这个位置?
这是一个笨蛋都能够想得通的问题。
朱元璋在听完了朱标的话之后,略微的感叹了一声之后,直接是点头:“就按老大你说的办。”
接着朱标又说道:“陈寒还有句话说得很好,储君的培养不能落下来,允炆、允熥一直待在皇宫里面一辈子都没有多少出息。
这次又是清丈土地有事摊丁入亩的改革,天下必定热闹,刚好借这个机会让他们到民间去,一方面看看百姓们的日子到底是怎么样的。
另一方面也能看看官场是如何运行的,读书人有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让他们下去转转,长长见识。”
朱元璋听了后连连点头,这是应该的。
他当皇帝之所以能独当一面,下面官员欺骗不了自己,就是自己的经验足够丰富,见识的人多了,自然知道这些人花花肠子有多少。
朱允炆在后世历史中,这么容易被文官忽悠,还不就是没有见识导致的。
这方面得好好的培养。
然而接下来朱标的一番话,可就让朱元璋有点难接受了。
只听得朱标再次说道,“正如陈寒所说,如今总是藩王的俸禄实在太高,一个亲王就每年足足五万石的俸禄,比之朝廷一品大员多了十几倍,显得有些不公平。
也的确是如陈寒说的那样,会引起百姓和百官心里面不平衡。
既然要改革,既然已经想明白了要按陈寒说的那些去办,那就必须得要一视同仁。
儿臣建议亲王们的俸禄消减一半,用于补充给天下的官员。
当然镇守九边的藩王可以酌情,多给一万石的俸禄,其余的藩王,就不需要如此多的俸禄去养着。
父皇您所制定的,宗室子子孙孙都吃俸禄,如今藩王们数量少,还能滋润着。
一旦到了后世,几代人之后,这个数目就会膨胀到成为朝廷累赘的程度。
宗室每年空领大米不干事,就算是朝廷也养不起这么多,还不如就此,在这次的改革当中彻底的将藩王俸禄制度也给改它一下。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